(mac版wps)没有同志圈里的朋友,不了解别人相处起来是怎么样的。可是有时看他叼着烟,眯起眼睛侧着头看麻将牌。我会注视一会儿,然后在心里偷偷想:我是有了书有了电影再不需要其他的娱乐,和男生混在一起摸牌讲荤话,这样的愉快我永远也给不了。
最近一篇风靡网络的文章,彻底把我们从现实主义拉离了近两米远。文章开头那句媒体们把社交媒体搞丢了,直接点明了主题——当下社会,媒体与社交媒体的天平变得不稳,仿佛已经成为了社会政治的至高体现。
《休斯敦纪事报》(Houston Chronicle)是美国最知名的日报之一。创办于1901年,在华盛顿特区及德州奥斯汀设有分部。在当时那个年代,媒体人真的需要一个能提供及时报道、吸引读者的报纸。
据2008年3月的数据,《休斯敦纪事报》是全美发行量第九大的报纸。而它还雇佣了近2000名员工,其中约有300名记者、编辑以及摄影师。在媒体人的眼中,《休斯敦纪事报》不仅是传播信息的工具,更是展示美国社会的重要平台。
表面上看,《休斯敦纪事报》在中国市场独树一帜,是当地人追逐的焦点。但它却陷入了媒体与社交媒体混杂的漩涡中。当媒体们把社交媒体视为异化后的广告主时,就像有人把微信当作自己的广告,用它来传播自己的故事。
这种现象背后,折射出当代媒体的生存困境:他们如何既能满足市场需求,又能承担社会责任?又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里,如何保持真正的新闻价值?
媒体与社交媒体混为一谈,不仅让信息传播变得混乱,更让我们意识到:媒体的责任不在传播过多的内容,而是在于提供真实、有深度的信息。《休斯敦纪事报》的故事能否真正被传递给下一代?这才是媒体的使命所在。
正如张一鸣所说:当媒体与社交媒体混为一谈时,我们何尝不是在用一杆opes子把社会拉向更黑暗的方向?